本篇文章1323字,读完约3分钟
《财富》杂志近日发布了2017年全球500强企业,115家中国企业(109家内地企业)上榜,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132家),位居全球第二,并连续14年实现增长。
数据显示,这109家中国内地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已达6.04万亿美元,占今年全球500强企业总收入的22%。通过这些数据,中国的企业结构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整体趋势良好,本地领先优势良好
《财富》全球500强榜单是衡量大型全球公司的著名榜单,自1955年以来每年发布一次。该表基于各企业过去一年的业绩数据,其中经营收入是主要的排名依据。
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中美差距日益缩小,反映出中国经济基础雄厚,强势企业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良好的经济环境也有利于大企业的发展。
在前五名中,中国企业占据3席,国家电网、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排名第二至第四。在前五大利润名单中,除了排名第一的苹果,其余都是中国的商业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6家互联网服务公司上榜,中国和美国平分秋色,各占3个席位。京东去年上市后,阿里巴巴和腾讯今年也首次入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桥表示,这些科技型企业正在“以巨大的影响力改变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
私营企业的崛起推动了变革
从行业总体分布来看,80%的中国上市企业是中央企业或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提供资金、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行业。然而,大多数新企业都是私营企业。
例如,华为的年收入达到785.1亿美元,从去年的第129位排名第83位,首次跻身世界百强。华为在中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入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其次是美的、腾讯和吉利,它们都是民营企业。与去年相比,恒大集团排名第158位,升至第338位,成为世界500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事务部长林坦说,私营企业是创新的源泉。与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资本配置更加灵活,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和R&D投资,在全球经济寒潮背景下快速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协调,激发了整个中国经济的活力。刘桥说,民营企业的崛起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力量的进一步增强。
光明的未来,伟大的追求
在《财富》全球500强名单中,不仅中国企业的数量在增加,而且它们的世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显示出大国的经济实力。
然而,目前中国企业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数据显示,内地109家上市企业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65%,而美国企业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4.79%,是中国企业的2.9倍。
在109家企业中,有11家处于亏损状态。京东亏损5.73亿美元,其余10家企业中煤炭行业占多数。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是许多中国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当中国需要造就伟大的企业时,价值创造正成为中国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刘桥说道。未来,不仅世界500强中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而且更多的中国企业应该利用经济结构转型的“东风”,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更大的价值,让中国品牌在世界上大放异彩。
标题:民企崛起带动转型 世界500强中国面孔多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