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7字,读完约8分钟
说谎者可以从你这里得到钱!
最近,公安部门已经整理出最近的电信诈骗方法,并教你升级你的防御系统!
客服来退款,最后改借3万多元...
7月20日10点左右,受害者杨接到一个自称淘宝的商家的电话。另一方声称他在店里买的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为此,商户专门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自助退款平台,声称在顺利返回基金前必须遵循该指引。很快,商家发送了一个链接,声称是一个特殊的自助退款平台。
根据对方的指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后下载了几个分期贷款平台。对方声称这些平台是商家的官方自助受理平台,其中显示的金额是商家的可用金额。受害者需要将这些平台的可用金额转移到他的银行卡上,然后将扣除产品可退款金额后的剩余金额转移到商户账户,以完成退款。
受害者轻信后,根据对方的指示,从多个平台上借了32,449元,然后根据对方的电话提示,通过微信扫描了对方发送的二维码几次,发现银行卡被扣了35,441元。
技术分析:实际上,是借钱给骗子!
犯罪分子通过购买、盗窃等非法手段获取个人网上购物信息后设下陷阱,编造产品质量问题、进入批发客户名单等借口,使受害者恐慌,以帮助受害者妥善处理并获得信任,骗取受害者在主要网络平台上开立贷款,并将受害者所借金额描述为自己的退款金额,以诱使受害者将多余金额转入商户账户。事实上,受害者会把自己借的钱转给一个骗子,即使他口袋里没有钱,他也会被骗。
在按照指导原则诚实地支付了一大笔钱之后,受害者焦急地等待退款,罪犯们会很容易地拉下黑色领带,转身说再见。
反诈骗中心的警察提醒道:
当你接到在线平台的客服电话时,不要担心。多方验证是最重要的。最好通过购物网站指定的联系工具(如阿里旺旺)验证对方的身份,避免跳出原有平台进行线下交易。
坚决不要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随意填写银行卡等私人信息,不要泄露手机验证码,不要转账,不要去自动取款机,不要让别人遥控电脑。平时多关注欺诈案件,掌握金融反欺诈知识,提高自己的反欺诈知识,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
实际上
最好的反欺诈指南是-
不轻信,
不要转账,
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注意
罪犯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途径
具备以下条件
1.网络黑客通过技术手段窃取单位或企业存储的公民信息;
2.通过招聘、牵线、会员制、赠送等渠道获取,需要填写个人信息;
3.利用虚假网站链接骗取受害人信息;
4.利用“伪基站”设备发送虚假链接窃取公民信息;
5.各行各业的员工利用工作便利窃取和出售公民的个人信息。同时,犯罪分子利用qq群、黑客论坛等网站平台,使用VoIP、虚假身份等。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流、交易和交换公民个人信息。
警察提醒!!
有必要区分个人电子邮件、网上支付和银行卡等密码,以减少密码被盗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了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向无关人员提供个人信息。
最近,公安部公布了十种通信和信息欺诈行为,提醒公众警惕被欺骗。
十大名堂应该已经知道了
1
假公安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扮“警察”、“检察官”、“法官”,谎称被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使被害人将资金转移到诈骗者实际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
公安机关提醒: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逮捕令将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分发,更不用说在网上找到了。公安机关从来没有设立过所谓的“安全账户”。
2
假装是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熟悉的亲友的手机号码和社会账户密码,掌握被害人的社会关系,骗取被害人的信任,然后编造“事故急需用钱”、“资金周转”、“支付电话费”等理由诱使被害人转移资金。
公安机关提醒:亲戚朋友之间的任何贷款和汇款问题都必须通过拨打对方的公用电话或视频聊天进行核实后才能做出决定。
3
利用伪基站发送木马链接欺诈
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虚假地使用银行和运营商等客户服务电话号码向受害者发送短信,并以用账户积分换取奖品为由诱使受害者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一旦用户点击,罪犯就可以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然后窃取账户资金。
公安机关提醒:当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链接的短信时,应通过银行和运营商的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进行验证,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
4
兼职欺诈
犯罪分子承诺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获取消费记录后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受害者将在完成最初几项任务后很快获得奖励,而骗子将随着更多任务的完成而消失。
公安机关提醒:求职者不要相信网上的“高薪”、“预付款”等兼职,不要相信没有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的招聘广告。
5
考试舞弊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考生信息,有针对性地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声称“提供试题”、“更改分数”、“申请假证书”等。,以诱使候选人寄钱。
公安机关提醒:漏问、改分数、改档案、伪造资格证书等。本身就是非法的。请坚持用自己的力量说话。
6
校园贷款诈骗
校园贷款诈骗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无抵押、低利率”为诱饵诱使学生贷款,并支付贷款手续费、管理费、押金等费用;第二,它声称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并诱导学生借钱支付学费;第三,结合兼职欺诈,学生被要求借钱购买手机和其他产品作为“销售代理”。这些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非常高。如果学生不能按时偿还贷款,他们将很快承受无法承受的债务压力。
公安机关提醒:学生在申请贷款或分期付款购物时,应衡量自己是否有还款能力。对于与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有关的问题,人们应该用多种方式加以证明。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甚至把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发现危险时,及时报警。
7
国有资产解冻骗局
犯罪分子先是编造了一个关于国家资产秘密流亡海外的故事,然后声称他们受国家委托解冻这些海外资产,并呼吁受害者支付手续费或数据费,称成功后,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大量的捐赠。犯罪分子还会编造“养老”、“扶贫”等噱头来吸引投资进行欺诈。
公安机关提醒,此类诈骗的受害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应该多关心长辈,及时传达安全注意事项的知识。另外,注意老年人的网上支付,确保财产安全,及时制止损失。
8
投资回扣欺诈
这种骗局通常被宣传为有海外背景,他们工作的行业可以赚取巨额利润,投资者将获得高额投资回报。在投资的初始阶段,罪犯会按时返还利润,让投资者尝到甜头。在继续加大投资后,投资者将会损失所有的钱。
公安机关提醒:在投资理财之前,要了解投资项目,多咨询、多评估。特别是,我们要警惕网上宣传的“低投资、高回报、无风险”的各种投资理财项目,谨防上当受骗。
9
保健品购物欺诈
犯罪团伙冒充顾问、专家、教授等。医疗机构以“咨询”老年人的名义夸大他们的病情,然后用诸如会员注册、免费体验、国家补贴和获奖等花招欺骗顾客购买各种保健产品。这些“保健产品”基本上是劣质的,成本低但售价高。
公安机关提醒:经常在家里给老人讲一些被骗的例子,让他们不要相信有卖保健品的,如果发现自己被骗了,立即报警。
10
引诱裸体谈论敲诈
犯罪分子非法获取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社交软件建立联系,逐步引诱被害人“裸聊”,获取被害人的不雅照片和视频,敲诈被害人。
公安机关提醒我们要远离网络上的不良行为,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和家庭状况等敏感信息。
防止欺诈“四不要”
公安机关提醒说,不管罪犯有多狡猾,只要他们遵守以下安全底线,他们将无所事事。
1
“四要素”
汇款前通过电话核实确认;
应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安全软件;
Qq和微信应开启设备锁和账户保护,提高账户安全水平;
注意网上聊天时系统弹出的反欺诈提示。
2
“四不要”
不要连接陌生的wifi,一些wifi很容易导致支付账户密码被盗;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
不要将支付密码和帐户登录密码设置为相同;
请勿在手机中存储身份证等个人身份信息。
你还记得吗?
把它传播给你周围的人!
标题:骗子套路升级没钱也可能被骗!小心这些新招数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