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7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21日电(记者赵春辉)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运输,塔里木河中上游的河水再次注满了干涸的太湖。在过去的18年里,为了处理这个地区的脱水问题,新疆向这条河流的下游输送了超过60亿立方米的水。
据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统计,截至8月16日,新疆今年向塔里木河下游输送了4亿立方米生态用水,超过了3.5亿立方米的目标。这意味着连续18次向该地区输送的生态水已达到61.8亿立方米。按照天山天池1.6亿立方米的水量,这相当于38个天池。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流经干旱的新疆南部,是中国最长的内河。近几十年来,为了灌溉塔里木盆地不断增加的耕地,该河干流水量日益减少,下游常年断流,地下水位也在下降。沿河两岸绵延数千英里的原始胡杨林开始大面积衰退和消亡,其生态功能正在衰退。
本世纪初以来,中央政府投资107亿元人民币,挽救了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危机。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根据开都河、孔雀河和塔里木河的流入量向该地区输送生态水。
为了确保有水可运,新疆在塔里木河流域实行工农业用水“定额制”,控制各县市用水总量,同时有计划地大面积“退耕还林”,特别是在库尔勒、轮台等水土矛盾突出的县市。
自2000年以来,新疆已18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送生态水,结束了近30年来塔里木河下游的持续干旱。由于地下水得到了有效补充,这里的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地下水质量越来越好,水环境明显改善。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最新监测数据,目前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和改善面积已达2285平方公里,而沙地面积减少了854平方公里。一度干涸的太特马湖最高处的水面为492平方公里。自从水被输送以来,水一年到头都被保存着,一个223平方公里的湿地在湖的周围形成了。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标题:新疆:18年省出38个“天池”恢复塔里木河生态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