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44字,读完约9分钟
《财经》记者龚玉杰/满/编辑
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行长易会满24日在中国银行(601988)行业发展论坛上提出,要控制金融混乱,就要建立一个能够反映金融业整体运行情况和风险本质的超级资产负债表,并在基本问题上进行顶层设计。这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级资产负债表是涵盖表内+表外、境内+境外、存量+流量、现货+远期、传统+创新的三维多维财务报告体系,是从全视角、全覆盖、全口径反映金融业经营状况和风险本质的实物检验表。其基本目标是可测量和可控制的,其主要特征是统一性、前瞻性、渐进性和有效性。
易会满认为,之所以需要建立超资产负债表,是因为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一些金融行为的异化给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传统的观察视角、统计工具和管理方法开始扭曲和失效。m2和存贷比等传统指标已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中国金融运行的总量和结构,杠杆率等关键概念也不能得到全面正确的解释。同时,金融数据的行业特征明显、数据覆盖面不全、口径不一致等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判断、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
要建立一个超级资产负债表,我们必须掌握三个前提条件:
首先,在对象上,要明确界定金融业和非金融业。要明确金融市场准入的标准,有必要进一步明确金融许可和市场准入的标准。属于金融范畴的所有业务和行为都应纳入统计和监管范围。严禁无证驾驶,以防过度金融化。
第二,在标准方面,建立统一的财务基础体系。要抓紧研究新形势下适合我国金融业实际运行的会计统计体系,建立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全国统一标准,并相应完善审计、信息披露、社会信用和信用报告制度,为金融监管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在这里,易会满还强调,这将是一个无法量化的口号。
第三,原则上要坚持基础资产的透明度。对于各种渠道和外包的金融产品,有必要渗透和识别基础资产,以防止娃娃被包装。
此外,易会满强调三个环节,这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三位一体的要求是一致的,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金融监管、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责任。首先,要注意监管部门的有效联动。第二,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监督分工。第三,落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
以下是讲话的全文:
亲爱的同事和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出席本次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银行业的回归与发展这一主题。在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环境下,银行业需要在回归原点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管理金融混乱,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为防止金融混乱无序演变对经济和金融发展造成危害,有必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我看来,要控制金融混乱,我们必须首先建立一个超级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金融业的整体运作和风险的本质。其目的是从根本上切入,从最高层设计基本问题,以便我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各种金融风险,并正确地对待它们。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一个超级资产负债表
在经济全球化、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复杂性明显增加。尤其是各种跨境、跨境、跨市场的金融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不仅促进了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滋生了一些金融混乱和潜在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混乱主要表现在:过度金融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争先恐后地跑金融的景象。各类新型金融、准金融和准金融机构无序发展,遍地开花,繁荣背后有泡沫;一些金融机构和一些交叉金融领域创新过度、速度过快,带来了产品多层次嵌套、链条过长、期限错配过多、杠杆过度等问题,尤其是线上+线下、跨市场+线上+线下。交易形式更加复杂,不仅增加了风险隐藏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而且加剧了虚拟化的趋势;很难区分金融许可证的整合和实质性业务的整合。拥有多个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增加了监管难度,并且由于监管标准的差异,很容易形成套利空;个人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功能被异化,以公共基金的名义,银行功能被真实化等等。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一些金融行为的异化给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传统的观察视角、统计工具和管理方法开始扭曲和失效。m2和存贷比等传统指标已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中国金融运行的总量和结构,杠杆率等关键概念也不能得到全面正确的解释。同时,金融数据的行业特征明显、数据覆盖面不全、口径不一致等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判断、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因此,建立金融业超资产负债表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这是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三大任务,特别是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的重要出发点和突破口,也是新常态下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建立什么样的超级资产负债表
超级资产负债表是涵盖表内+表外、境内+境外、存量+流量、现货+远期、传统+创新的三维多维财务报告体系,是从全视角、全覆盖、全口径反映金融业经营状况和风险本质的实物检验表。它的目标是可测量和可控制的,其特点是统一性、前瞻性、渐进性和有效性。统一是指统一金融业务,特别是创新业务的产品标准、会计和信息共享,以确保相同的轨道和相同的文本。前瞻性,即通过对超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分析,形成对金融发展趋势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战略性预测和把握。渐进,即考虑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规律,给相关监管指标的调整一个政策缓冲期,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有效性是真实反映金融业的整体运行和风险状况,增强监管有效性,引导金融创新实现简单、透明、可控的回报。
总之,这张超级资产负债表旨在全面、真实地反映整体金融运行状况,为宏观审慎监管、综合协调监管和职能行为监管提供依据。通过强化综合金融统计功能、扩大金融统计监测范围、完善统计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来实现。
第三,如何建立一个超级资产负债表
构建超级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有序实施。核心是把握前提条件,突出关键环节,巩固基础工作。
我们应该把握三个前提条件。首先,在对象上,我们应该明确界定金融和非金融。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也是一个具有很强专业属性的特许经营行业。有必要进一步明确金融许可证和市场准入标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属于金融范畴的所有业务和行为,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新形式金融、线下金融还是网上金融,都应纳入统计和监管范围。严禁无证驾驶,以防过度金融化。第二,在标准方面,要建立统一的金融基础体系。对市场上不同监管对象的类似业务,要实行统一监管,统一标准。要抓紧研究新形势下适合我国金融业实际运行的会计统计体系,建立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全国统一标准,并相应完善审计、信息披露、社会信用和信用报告制度,为金融监管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第三,原则上要坚持基础资产的透明度。对于各种渠道和外包的金融产品,必须渗透和识别底层的基础资产,防止玩偶式包装,消除不透明性,这样无论风险如何变化,总会有一双眼睛。
应该强调三个关键环节。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金融监管、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责任紧密结合成三位一体,这也是建立超级资产负债表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注意监管部门的有效联动。金融业超资产负债表的建设不是拆除和重建,而是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新机构的作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整体监管和互联互通,加快建立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统一标准的监管联动机制,开放数据孤岛,发挥监管协同作用。第二,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监督分工。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地方政府要强化应对属地风险的责任,积极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做好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标准落实工作,并留下no/きだよ/white点。第三,落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金融机构是抵御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必须承担风险防控主体责任,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坚持审慎合规经营,把握安全、流动性和效率的协同作用,着力控制流动性、贷存比、同业业务比率和金融管理业务规范,从根本上确保超资产负债表的规范、透明和健康,坚持安全防线和风险底线。
应该巩固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金融是一个人才和智力密集型行业。要打造金融业的超级资产负债表,就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跨市场、跨行业、跨国界视野和经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控制复杂局面的人才队伍。坐着的时候要避免说话,不要接地,也要防止只看到树,看不见森林,谈论事情。二是提高金融科技水平。要加快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加强数据管理和应用,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使数据准确、全面、完整、易用,夯实超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基础。
综上所述,金融业超资产负债表建设不仅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促进金融业加快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以及风险防控水平的关键环节。工行愿与各界同仁共同努力,创新探索,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金融安全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题:工行易会满:治理金融乱象 需建立超级资产负债表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