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2字,读完约3分钟

2017年8月25日,中国两次产业融合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会上说,中国两个产业深度融合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关键发展期,两个产业的融合将是未来共同推进两个强国建设的主线。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8月25日消息,陈肇雄介绍,截至2017年6月,中国制造业重点企业“双创新”平台普及率达到60%。中央企业建立了110多个互联网“双创”平台,聚集了1200多个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三个典型平台:以航天云网络为代表的协同制造平台、以树根互联为代表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和以海尔为代表的定制平台。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陈肇雄在会上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正在席卷而来。两个产业的融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视为“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的重点。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也是一个网络大国,深化两个产业的融合将有助于抓住数字经济中的“变道超车”机遇。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在他看来,这两个产业的整合是打造制造业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唯一途径。两个产业的融合应该是共同推进两个强国建设的主线:一方面,智能制造是两个产业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向,加速互联网等新一代的推广。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与发展已成为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的关键;另一方面,制造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随着互联网应用领域从消费到制造的渗透和扩散,网络空的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两个产业的融合,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陈肇雄说,目前,中国工业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已经进入加速期和关键期。截至2017年3月,数字R&D设计工具的普及率达到63.2%,企业关键工序的数控率达到34.1%。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在智能制造方面,近两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选择了109个试点示范项目,培育和扩大了柴蔚电力(000338,诊断股)重型高速柴油机数字化车间、海尔集团空调整互联工厂等一批标杆。试点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运营成本下降20%以上,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5%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陈肇雄介绍说,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形成了三个典型平台:以航天云网络为代表的协同制造平台、以树根互联为代表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和以海尔为代表的用户定制平台。工业应用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形成了以传统工业软件产品的云迁移为主导的应用模式。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制造业“双创新”平台方面,截至2017年6月,中国制造业重点企业“双创新”平台普及率为60%。中央企业建立了110多个各类互联网“双创新”平台,聚集了1200多家科技服务机构,实现了仪器设备、科技成果等海量创新资源的在线开发。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新的形式和模式也正在出现:陈肇雄说,网络化协同制造正在汽车、航空空、电子和其他行业迅速蔓延。截至2017年4月底,实现网络化协作的企业比例达到30.1%。服装、家具、家电等行业个性化定制加快,6.7%的企业进行个性化定制,22.3%的企业进行服务型制造。

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标题:工信部:两化融合进入攻坚期 工业互联网形成三类平台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