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77字,读完约13分钟
从西部的克拉玛依、东部的苏州、北部的大庆、南部的云浮,短短几年间,华为与全国许多城市联手,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云计算产业,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优势,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生产力带动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土壤和支撑。
自2015年7月30日华为正式发布公共云战略以来,华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城市的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也为其他城市云计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树立了典范。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中,华为不断巩固云计算基础设施,逐步探索出一种适合城市云计算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模式。现在,这种成功的模式正在中国许多城市迅速复制。
云计算的后半部分该做什么?
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怀疑云计算是it转型的唯一途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这条路上从步行到跑步,这条路不仅跑得快,而且保证不会摔倒,充分享受云计算带来的红利。
云计算已经过了理论讨论阶段。“上半年”工作已经完成,如云计算概念辨析、市场培育、应用测试等。2017年,云计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被许多人描述为云计算发展的“后半期”。
云计算的核心特征已经从以资源为核心逐渐转变为以应用为中心,涵盖了更广泛的区域、行业和企业业务场景。传统的大中型企业虽然技术能力有限,但希望云计算能够推动业务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云计算应用的主力军。云计算应该逐步进入企业产业的生产系统,帮助城市实现“强政、惠民、兴业”的长远目标。
根据CCID咨询公司的研究数据,从2014年到2016年,中国整体云计算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整体市场销售规模达到2797亿元,销售增长率达到41.7%;从产品结构来看,云计算基础设施所占比例最大,达到60.2%;从行业角度来看,互联网行业云计算应用的成熟度最高,电信、政府和金融都处于云计算的爆发期,有很多市场机会。
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不仅关注云计算的产品技术,也关注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的云服务的安全性、专业性和可靠性。事实上,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深入到该地区,使该行业在技术资源、服务能力和产品线方面实现全面覆盖。
华为是最具代表性的领先企业之一。与许多高调的玩家不同,华为一贯低调稳重。华为坚持以云基础设施服务为重点,与其合作伙伴“共建”共同打造双赢的云生态系统,帮助政府和企业向云转型,得到了各界用户的高度认可。
构建开放、合作、双赢的云生态系统
华为专注于创建开放、安全和可信的云基础设施服务,以及与其合作伙伴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和双赢的云生态系统。
在云业务发展中,华为坚持与众不同,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应用层合作,加快云生态建设。华为不断加快云计算相关产业布局,在智慧城市、医疗、教育、大数据、智能制造、汽车网络、电子商务、金融、媒体资本、园区等行业不断构建产业生态链,并与国内500多家各行业领先合作伙伴达成合作。
例如,华为和中软国际“解放”在软件开发云领域进行合作,深度绑定双方的功能和服务,共同创造了一个新的软件定制开发生态系统,开启了智能软件开发的新时代;华为和iSoftStone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增值服务”方面展开合作;与无锡制药和明明生物技术携手,在上海登陆中国首个精密医疗云平台——明明云;与上海连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一站式分级诊疗解决方案,包括医疗设备、医疗软件、医疗云相关服务、医疗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顶级医生资源。实现全方位战略合作;与三一重工、舒根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云计算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工业、智慧城市等物联网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
在服务方面,华为始终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服务。华为成立两年来,加快了在国内云服务市场的扩张。通过其独特的三级云服务网络布局,覆盖中国七大区域,整合海量、高可用的云资源,构建了覆盖中国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云服务资源网络。
自2015年以来,华为在云服务领域的持续稳健发展已经深入且卓有成效;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找到了为城市提供云服务、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方法和新模式。
华为帮助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式,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和完善城市化发展体制和机制,促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的生产力。云计算、大数据等。已经成为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起点和加速器。
如今,许多城市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视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起点和契机。全市制定云计算发展总体战略,构建开放合作的云生态系统,逐步完善云服务体系,带动相关应用和产业发展。从宏观战略到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应用的具体落地,从服务一个行业到推动许多地方行业转型升级,这已经被许多城市所采用,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云服务发展之路。
地处西部的贵州,希望利用大数据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拉动地方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大数据发展之路。在撰写本文时,一年一度的数字博览会正在贵阳举行,吸引了300多家企业和20,000名与会者。贵州的成功经验可以完全照搬吗?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上海如何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上有所作为?
上海市科学院科技司副司长、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吴博士曾经告诉记者,每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都不一样,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模一样,也不可能都推出大数据交易中心,更不可能都在整个行业中从事大数据业务。相反,应与当地优势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例子表明,虽然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的经验和规律,但成功实施的关键是将普遍规律与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相结合,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正如上面多次提到的,华为已经与中国许多城市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云服务网络。每一个城市都是华为在云服务领域发展的一面旗帜,见证了华为逐渐成熟并与行业紧密融合的过程。每个城市的云计算产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试图从制造商与城市合作的角度梳理一些规律和思路,希望能为更多有兴趣参与云产业的城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如果你看看与华为合作的城市名单,你会发现大连、青岛、克拉玛依、苏州、襄阳、玉溪、乌兰察布、云浮、泸州和济宁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或者有特殊的产业,如石油、农业、制造业、酒业、旅游业和软件开发业。产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对新兴技术敏感和快速接受是这些率先与华为合作的城市的共同特征。政府的支持、灵活的战略和强有力的执行使得这些城市的云产业比一线城市着陆更快、更有效。
云计算必须与城市的地方特色相结合。克拉玛依是“一带一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自2011年与华为合作以来,华为已为数百个市级单位提供云计算服务,并打造了电子政务、智能交通、公共安全视频等九大云,提升了政府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效率。克拉玛依市已成为新疆的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应用服务中心,吸引了新疆首家高通量基因检测实验室落户,为一批智能商务物流企业提供云服务能力
发挥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集群效应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7月,苏州与华为达成云计算战略合作,建立云计算和大数据基地。华为协助苏州高新区建设“三种云”——政府云、华为消费云和企业云。目前,政府云已经承载了苏州近40个委办的数据服务,包括社会管理云、环保云、消防云、扶贫云、智慧城市管理云等。,基本实现了政府数据集和业务协同;华为消费云承载了华为终端的大量互联网服务,云业务量快速增长;企业云已经成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平台,创建了高并发、大容量的计算资源库,并提供按需扩容、灵活扩容等云服务能力,有效支持动画渲染、生物医学等产业的落地。吸引了更多的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聚集了动画渲染、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电子商务、生物基因和智能制造等五大产业板块,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是云浮市的重要发展理念。通过与华为的合作,云浮正在打造一个环境幽静、生态优美的“云谷”,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电子商务区域总部基地、大数据处理产业基地、信息服务及外包产业基地、数字媒体资产产业基地,打造华南乃至全国著名的云计算产业集聚地。
云南中部的一个粮仓玉溪与华为合作建设了一个统一的智能城市云。基于华为的云计算平台,玉溪政府云、医疗云、教育云、电子商务云、公共安全云和呼叫云全面推出,实现了云计算的飞跃。华堂教育和无锡制药等企业已经登陆,实现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创造了数十亿的产值。
襄阳和华为依托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合作建设华中智能制造中心、现代汽车服务中心、华中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华中大数据处理中心,围绕四个中心共同进行产业集群、集约化和集聚化发展,打造了完整的云计算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了襄阳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泸州计划在四川省建设一个信息消费中心,并正在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建设。2015年10月,泸州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5月,华为在泸州政府云中上线。两年来,华为为近70个委办局和160多个业务系统提供了信息服务,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华为的合作伙伴,如iSoftStone、华堂集团和碧爱旅游,已经在泸州相继开花结果。
在与其他城市的合作过程中,华为不仅挖掘当地产业发展潜力,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云服务,还试图利用城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将城市的云基础设施资源辐射到周边地区,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克拉玛依、苏州、玉溪和襄阳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以上例子基本上是几个重点行业全面合作的模式。从云平台建设到服务本地行业客户,再到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华为在技术、服务、品牌等方面提供了资源和帮助,展现了云计算“通才”的综合实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云计算也可以从一个点上取得突破,将一个行业或应用发挥到极致,进而带动其他重点行业的发展。华为软件开发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华为软件开发云先后登陆大连和青岛。
大连在软件服务业有很多优势。它主要是一种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具有强大的软件外包开发实力,但主要面向标准化的软件产品开发。此外,大量本地中小型软件和服务企业集团在云转型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去年6月,大连市政府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建设软件云服务平台、推进大连城市智能化建设达成共识。2016年12月22日,华为大连软件开发云正式向世界发布。目前,华为大连软件开发云公共服务平台拥有1100个开发项目和300多个客户,包括软件企业、制造企业、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重点打造的“四云”——工业仿真云、医疗保健云、车辆联网云和跨境电子商务云,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成效。这对构建大连软件开发云生态,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升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促进软件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继大连之后,华为软件开发云于今年3月22日登陆青岛。在新闻发布会上,华为与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在内的两所大学和四家企业签署了合同,与包括青岛高新区和英特尔模拟公司在内的四家战略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华为软件开发云为实现从“软件制造”到“软件创造”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通过不断开放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华为成熟了一批应用,推出了一批,首先是云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然后是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维护,现在是软件开发能力,不断扩大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覆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将自身能力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这不仅凸显了自身优势,也有助于用户实现差异化发展。
综上所述,在与城市对接的过程中,华为在两个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一是为城市提供云服务,帮助城市实现“强政、惠民、兴业”的目标,为“双创新”提供全面、坚实的支撑;二是以云服务为核心和驱动力,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云生态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云动力,帮助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云收集行业赢得未来
未来,华为将逐步通过高速、安全的网络连接云服务资源,服务于政府和企业客户的国家业务部署需求,如国家视频联网、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国家气象大数据服务等。华为希望与生态合作伙伴携手,在此国家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在城市落地和数字转型中的应用,构建开放共赢的“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实现“云聚产业,数字赢未来”。
标题:华为共赢“城市产业生态圈”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