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福州8月31日电:保障房由地铁建设——厦门保障性住房建设
新华社记者沈玉发
厦门岛外海沧区马銮湾安全住宅新城社区一期工程近日正式开工。毗邻马銮湾,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这就是厦门推出的“地铁社区”经济适用房模式,即选择在地铁站附近建设经济适用房社区,同时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配套设施,满足群众的日常需求。
“要保证房主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让群众住进去,住下来,把他们建设成受欢迎的工程。”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办公室建设处处长沈骏坦言,长期以来,地处偏远、配套设施不足已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有鉴于此,厦门在经济适用房项目选址和建设方面进行了调整,推出了“地铁站+经济适用房”,在岛外海沧、集美、翔安、同安区建设地铁社区。
据报道,四个地铁社区的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126.52公顷,其中约188.93公顷规划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建成后将提供约64800套经济适用房。
「我们汲取香港公营房屋的经验,拥有完善的商业及社区服务。」沈骏说,社区内有商业、生鲜超市、社区服务中心、老人日托中心等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记者看到,马銮湾地铁社区周边的教育、医疗等配套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厦门第一中学海曙校区的中学已初步建成,高中已接近顶峰。预计明年九月招生;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沧校区也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竣工投入使用。
“你不能忽视质量,因为这是一个社会住房。”沈骏表示,厦门地铁社区经济适用房建设有严格的标准,保证了优良的品质,确保了安全,让居民住得安心。同时,做好绿化和彩色化工作,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造,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契合。
“地铁社区位置便利,土地价值高。政府没有将其用于商业开发,而是将其用于建造经济适用房。这是一个真正的生计项目。”翔安区居民林安勤说。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保障房建在地铁边——厦门保障房建设见闻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