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1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9月20日从民航总局获悉,9月18日,民航总局召开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航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十一”期间民航运行保障、8月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民航新技术应用等问题发布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
第11个假期即将到来。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中秋节和国庆节重叠,乘客和包机数量将大幅增加。在新闻发布会上,民航总局运行监控中心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第11周乘客数量将达到1300万人,同比增长14%;在热门路线上很难买到票。对此,民航局已经做出了分析和部署。在重点城市和热门航线,要求航空公司空公司更换大型宽体飞机,安排加班包机,并投资运力以满足乘客需求;加强天气预报服务,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调整好飞行计划;要求航空空公司、机场、空管道等运营单位认真排查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地区管理局、监察局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督促各运营保障单位落实相关责任,实行诚信服务,为旅客出行创造稳定、顺畅、和谐的环境。
交通控制中心负责人还介绍说,8月份,民航保障各类航班442,330次,日均航班14,269次,同比增长3.87%。中国的正常航班率为55.2%,比上个月增加了4.44%。自9月份以来,中国的正常航班率已达到72.5%。预计9月下旬中国雷暴天气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将继续减弱。民航局将继续关注雷雨大风天气对飞行运行的影响,合理安排受影响地区和机场的航班总数,确保飞行运行平稳。
中国民航安全形势继续改善。据民航总局航空空安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8月,民航运输飞行696.8万小时,通航52.2万小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3%和2.8%;截至8月31日,中国民航运输飞行已实现连续84个月5319万小时的安全飞行,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安全记录。同时,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开展安全检查的总体部署,民航从8月至9月进入深入检查和集中整改阶段,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得到严格落实,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创造了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民航发展规模继续扩大。据民航总局发展规划司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份,民航旅客流量单月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达到5046.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随着运量的增加,整个行业运输生产增长放缓,但空航空货运市场加速,国际市场表现良好;港、澳、台航线发展良好。截至8月底,已登记的民用航空运输飞机有3 141架,其中3 002架为客机;空通用航空公司注册了2230架飞机。
长期以来,中国民航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包括基于性能的导航(pbn)、平视显示器(hud)、广播自动相关监视(ads-b)、卫星着陆系统(gls)、北斗、导航空全球跟踪等,并将其推进到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战略
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朱滔介绍说,9月8日,中国民航在首都机场成功完成了首次基于平视显示器的150米低能见度起飞验证飞行试验,首都机场最低起飞标准从200米降低到150米,这有利于提高首都机场乃至全国飞行运行的效率和正常性,标志着中国民航新技术应用迈出了新的一步。到目前为止,中国民航拥有585架平显运输机(预计到2018年,平显运输机将达到1000架);中国有69个平显一级标准机场和9个平显二级标准机场。航空公司和机场在平显操作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祝焘还介绍说,几天前,交通部通过了第五次修订的“大型飞机公共航行空运输承运人操作资格考试规则”(ccar-121)。在机组疲劳风险管理方面,本次修订突出了飞行疲劳与人体昼夜节律和机组值班周期直接相关的概念,降低了机组和乘务员年总飞行时间的上限;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公约,延长了参与行动的飞行员的年龄上限,并对船长培训的相关要求和教师的相关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了乘务人员培训计划和人员资格要求,增加了培训时间和近期经验要求。
标题:民航局:“十一”黄金周航空旅客将达1300万人次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