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改革开放敢在创新之城率先
新华社深圳9月19日电(记者王攀,)会说“武术”的智能机器人(300024,医生),会飞的无人机,会像手镯一样弯曲的手机,以及拥有近10亿用户的社交平台...19日,来自“创新之都”深圳的“神秘客人”在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与新华社直播团队互动。
深圳是由新华社独家推出的一系列网络直播“红色追击”。足迹的第一站。在当天的直播中,从新奇酷的科技产品到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主持人团队以各种形式与深圳进行了“对话”,见证了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在过去五年中所取得的新变化、新进步和新成就。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视察,来到广东深圳。Xi在视察中强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命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与时俱进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委托五年前,深圳人谁决心取得进展,请记住他们的心。
改革开放不会停止。五年来,深圳以分秒必争的积极态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改革项目,为全国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了新途径。
在空山顶广场,无人驾驶飞机上下盘旋;站在山顶广场的大型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与主播进行语音互动,还可以“命令”旁边的小型机器人团队“展示拳头”;它看起来像一支普通的笔,它被轻轻拉在锚的手中,拉出一个透明而柔软的无线键盘;两架无人驾驶飞机在空上空盘旋,无人驾驶飞机拍摄了无人驾驶飞机,并通过网络进行现场直播...
短短40多分钟的现场直播,随着这些“神秘客人”的一个个出现,深圳“创新之城”的魅力呈现给了成千上万的网民。
“深圳坚持在改革中从供给方面发力,激发市场活力。用新技术创造新供给,刺激新需求,引进新技术,用新需求带动新产业,是深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辩证法。”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旺达告诉主持人。
如今,深圳的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创造力和智慧,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目前,深圳各类科技企业总数已超过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037家,近五年增加近6000家,形成了强大的梯级创新企业集团。
从莲花山公园的山顶广场望出去,高楼林立的深圳城尽收眼底。通过无人机的屏幕和现场主持人的解说,直播团队和网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深圳不断“增长”的城市天际线。
特别是广东省前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蛇口地区,从一个滩涂起步,五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海有88个在建工程,建筑面积81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
更重要的是,自2015年4月27日正式成为自由贸易区以来,这里已经启动了253项制度创新,其中75项是中国首创;国务院要求在全国推广的19条经验中,有6条来自前海蛇口自由贸易区。
“改革开放只是进行了,而不是完成了。前海蛇口自由贸易区通过争取国家事务的第一手检验,利用地方事务与深港两地尝试合作,构建了全方位的协同创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制度创新的“前海模式”前海蛇口自由贸易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田夫说。
改革在简化行政、分散权力、增强市场活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深圳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有效地改善了教育、医疗等民生长期存在的弊端。与此同时,深圳大力实施了40项空气质量改善和40项水质控制和质量改善等政策措施,人居环境和产业环境优势不断凸显。
抓铁不留痕迹,踩石留印,聚焦改革工程,闪耀特区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绿树成荫的莲花山和一排排高楼大厦相互辉映,预示着城市的美好未来。
(负责编辑:李佳佳)
标题:改革开放敢为先 创新之城立潮头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