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7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日报在线》9月20日、1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题为《中美创新之比较:现在谁在山寨里?该报告指出,许多中国公司已经在全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正逐渐失去其作为技术山寨国家的声誉。
英国《金融时报》列出了中国的四个开创性领域,包括共享自行车、二维码、社交媒体和零售。在这些领域,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开创创新的先例。
中国已经迎来了共享自行车的时代。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解锁自行车,并在任何地方骑行或停放自行车。许多自行车甚至装有全球定位系统。《金融时报》还谈到了在加州、北卡罗来纳州和佛罗里达州提供类似服务的limebike共享自行车,这是mobike的美国版。
除了共享自行车,二维码也是中国的第一个阵列。
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来说,二维码是开启数字世界的钥匙。用户可以使用共享自行车,支付货款,并通过移动设备扫描这个矩形图案来获取新联系人的信息。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当二维码在2013年风靡中国时,它在美国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现在美国公司似乎正在改变他们的观点。
例如,美国“阅读后刻录”的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在2015年采用了二维码的概念,允许用户通过扫描别人的二维码来关注对方,然后使用二维码来方便用户访问网站。此外,社交网站Facebook今年也试图推出一种“奖励”二维码。用户在特定商店展示该二维码时可以获得折扣。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也采用了二维码技术来帮助客户分享音乐。
另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是微信,一个被脚印追逐的社交应用。
微信附带的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上月推出了一个企业账户。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表明这款美国手机短信应用在中国微信开辟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中国,企业通过社交媒体与客户建立联系、发布信息或新闻的方式是通过微信。据行业估计,微信现在有超过2000万个“公开号码”。
Whatsapp现在已经准备好追逐这股浪潮,追随微信留下的足迹。为了帮助企业与客户保持联系并获取利润,脸书应用程序开始提供“认证”账户,这样客户就知道他们没有联系假冒商店或假冒服务。
在引领创新潮流的行列中,也有中国电子商务改革的“新零售”。
今年6月,当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并将在线竞争引入实体店时,整个世界松了一口气。但中国竞争对手已经提前加入竞争。
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在5月份入股了国内超市集团联华。在此之前,它还持有百货公司运营商银泰的股份。京东采取了类似亚马逊的资产密集型运营模式,已经制定了大规模进入实体店的计划。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仍有许多创新有待开发或扩大。美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远远小于中国。据艾瑞咨询,去年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价值8.8万亿美元。电子红包正在其他地区扎根:由腾讯资助的hike(总部位于新德里的短信应用unicorn)在印度推出了电子红包服务。
但可以说,中国最令人垂涎的趋势是一件基本的事情:教育。去年,中国培养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毕业生是美国的八倍多。即使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种差距也是不相称的:这意味着更多的创新将在中国诞生。
(编辑:田阿蒙)
标题:英媒:中国多项创新首开先河 美国开始“山寨”中国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