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4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问:经济动能如何在不减速的情况下转移?——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的蝴蝶之路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资源型城市在原有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抓住机遇,早做规划,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寻求新的产业定位,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探索适合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抓住并扩展铜,不仅仅是铜,还要超越铜”。安徽省铜陵市被誉为“中国古代铜都和当代铜基地”。它成立之初,是中国最大的铜矿,主要从事采矿和粗铜生产。目前,铜陵市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由资源支撑向科技支撑转型,产品由中低端原材料向中高端终端产品转型,延伸铜产业链。2016年,铜陵生产电解铜129万吨,铜材170万吨,铜业主营业务收入2200亿元。铜陵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基地、重要的硫磷化工基地、电子材料基地和水泥生产基地。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后,有一系列高科技企业的支持。记者在铜陵的京达车间看到,这种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铜线,每次都被漆成3微米厚。这家公司原本是家电企业的小作坊。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现已成长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已应用于军工、航天等高技术领域。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不仅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问题的必然。在煤炭大省山西,由于煤炭价格的下降趋势,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吨煤的利润买不起一瓶矿泉水”,“挖一吨煤的损失是10元。”变革的紧迫性是可以想象的。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煤现在不能分,明天也不能靠。”五年前,山西省长治县认识到必须转变工业,摆脱对煤炭的依赖,确立“以地促地,以黑促绿”的转变战略。对于每一个大的改造项目,政府将提供10%的产业配套资金。经过艰苦探索,长治县县域经济中地面非煤炭企业总产值比重从2011年的5.7%上升到2016年的16.5%,新兴企业高举经济发展的旗帜。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2012年以来,山西省积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做好煤炭和非煤炭两篇文章。煤炭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降至50%以下。

转型之路势在必行。然而,如何确保经济增长在转型期间不放缓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江西省萍乡市没有坐等国家救助和输血,也没有低水平的补锅匠。相反,它率先立足现实,以超前的眼光布局行业,成功实现了经济动能转移,没有减速。实践证明,一个资源枯竭的城市,必须进行自我改造,这样企业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发展。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被誉为“世界锑都”的湖南省冷水江市,作为中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企业转型升级。2016年,冷水江市荣获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荣誉。2017年上半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17.5亿元,财政总收入10.2亿元。2017年,湖南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名第三。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资源型城市转型不仅是一个经济账户,也是一个生态账户和民生账户。黄石继续推进发展思路从“唯矿业爱矿业”向“创建生态城市”的转变。如今,走在黄石的街道上,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戴了半个世纪“淡灰色城市”的帽子后,他们被抛弃了,生态宜居城市的特征越来越鲜明。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为了“治病救人”,河南省焦作市开展了一场生态战,取缔了413个非法采矿点和1028个非法矿产品加工点。与此同时,大山的“伤口”被一个18公里长的公园取代,公园里有4000多英亩的绿树,城市周围的森林体系开始形成。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如今,在焦作市,黑色正在消失,绿色正在生长。根据规划,未来五年,焦作市将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5%以上,城市绿地率稳定在36.5%以上。到2020年,焦作将成为青山绿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美丽家园,成为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经济转型的示范城市。(记者:、梁、赖兴、、、石

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中国腹地的“创新引领”——中部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创新、活力、发展有后劲——中部新五年河谷丰登考察

中原争当新貌——中原崛起战略新论

标题:经济动能换挡不减速何以实现?——聚焦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蝶变路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