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7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8日-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举办了“郭恒论坛”,会上发布了《中国去杠杆化进程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总杠杆率已经稳定,杠杆率内部结构有所改善,杠杆率风险有所下降。
报告显示,中国住宅行业的杠杆率继续呈上升趋势,从第一季度的46.1%升至第二季度的47.4%,增幅为1.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幅为2.6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在整个实体经济中仍在发挥杠杆作用。
居民贷款主要包括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2017年上半年末,经营性贷款余额仅为8.7万亿元,占居民部门总债务余额的23%,增速较低。上半年,仅增长不到4000亿元,对居民杠杆率影响不大。上半年中长期消费贷款增加2.4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0.7%。房地产相关贷款增速过快仍是住宅行业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短期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值得警惕。短期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也与商业银行基于零售业务的转型战略密切相关。由于消费贷款和抵押贷款的性质不同,它们的利率和风险相应地大于抵押贷款。目前,许多消费贷款是以现金贷款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无担保和无担保信用贷款,这加大了未来违约的可能性。然而,中国居民部门仍有较高的储蓄率,居民净存款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居民部门的整体杠杆风险仍是可控的。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和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发酵,未来住房交易量有下降趋势,这是制约住宅行业杠杆率的主要因素。住宅行业杠杆率上升趋势将放缓。
标题:社科院:居民部门总体杠杆率风险可控 警惕短期消费贷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