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5字,读完约3分钟
9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证监会获悉,a股市场的多层次、多层次、多方向内幕交易越来越多,内幕信息在家庭圈、朋友圈、同事圈等各种熟人圈中爆炸性传播,形成了一批“窝案”和“连环案”,涉案人数和涉案金额也在上升。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对内幕交易的查处力度,做好专项执法行动与日常案件调查的“组合拳”工作。特别是针对传播型内幕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加强与刑事司法机关的有效联系和密切配合,推进纪检监察、国有资产监管等部门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同一天,中国证监会发言人高丽指出,内幕交易严重侵蚀了资本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重侵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以泄露和查询内幕信息为主要特征的传导型内幕交易,进一步延伸了内幕交易的非法利润链,通过内幕信息掩盖了股票交易的非法性,助长了信息查询和投机的不良氛围,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信心,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功能。它一直是各国打击证券市场监管和执法的重点。
据初步统计,在2016年以来正式调查的内幕交易主体中,约30%的内幕信息合法知情人直接从事内幕交易,近70%的知情人通过亲属、朋友、同学和业务伙伴从事内幕交易。
高丽表示,与内幕交易相比,内幕交易更加隐蔽和复杂,信息扩散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和危害更为严重。从传播对象来看,内幕信息的传播具有“集体化”和“裙带关系”的特征,从法律知情人的直系血亲传播到其他近亲属、朋友、同学、同事等。也有内部人士向商业伙伴、其子女的学校校长以及企业创办地的党政干部透露内幕信息的情况。
高丽指出,一些市场机构和个人也趁机“一夜暴富”,故意寻找内幕信息,非法牟利,涉及的主体类型更加多样化。从内部信息类型来看,前几年“重灾区”上市公司并购领域已经扩展到“高交付与转移”、“股权结构变动”、“重大投资决策”、“重要合同签订”、“重大损益发生”等多个领域和环节。
据高丽介绍,从传播范围来看,随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特别是网络社交工具的普及,内幕交易以多层次、多层次、多方向的传播方式日益增多,内幕信息在家庭圈、朋友圈、同事圈等各种熟人圈中爆炸性传播,形成了一批“窝案”、“连环案”,涉案人数和涉案金额也在不断上升。
高丽表示,针对上述内幕交易的特点和趋势,中国证监会加强了“大数据”对异常交易线索的甄别,本着“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共同发现,坚决查处。今年7月,第三批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查处内幕交易行为,重点打击内幕交易,坚决遏制“内幕”披露和“新闻”查询
标题:证监会:打好内幕交易查处“组合拳”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