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6字,读完约6分钟

经济报道记者陈琪在济南报道

“不能让游客尖叫的景点不是赚钱的景点。”自从张家界天门山(000430)和河北白石山几年前开始流行“玻璃栈道”以来,玻璃栈道等相关产品似乎成为风景名胜区的“标准”。据有关统计,近3年来,中国已有250多条玻璃栈道投入运营,其中几十条正在建设中。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随着景区内的玻璃栈道业务成为新的排水增长点,许多景区也在绞尽脑汁,挖掘/挖掘/引入陌生、危险、趣味等引人注目的项目。如何打破传统的“门票经济”收入模式,真正使景区净利润快速增长,无疑是对许多景区的严峻考验。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特色项目成为支持

位于临沂桂梦景区的3d玻璃栈道于“十一五”前的9月25日通车,并在长假期间立即成为山东景区最受欢迎的特色项目之一。

“这条玻璃栈道建在两座山峰之间。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座危险的桥,但它已经年久失修了。通过引入玻璃栈道项目,它不仅可以重新打开山与山之间的道路,还可以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景点项目。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桂林桂梦景区宣传部部长张宁在接受《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蒙山是山东第二高峰,引进玻璃栈道工程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经过考虑和论证,还设置了3d效果和弧形设置,方便游客在上面拍照。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十一五”期间,桂盟景区雨后天晴,大面积的云海奇观为省内外游客提供了视觉盛宴。张宁认为,目前我国许多山地景区都在修建玻璃栈道,但桂孟景区的玻璃栈道并不是所谓的“赶时髦”,而是根据地形和山地特点引入的。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类似于桂梦景区的建筑和收入两用,还有新泰莲花山玻璃栈道和高空玻璃观景台。这条栈道从山腰的文昌阁西侧开始延伸。游客走过悬崖栈道,仰望悬崖,俯瞰峡谷。作为一条交通栈道,它给原本并不十分突出的山景增添了“奇怪”和“危险”的元素。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作为玻璃栈道建设的受益者,世界第一座人行玻璃吊桥在费县银座天蒙山的开通为景区带来了大量收入。这座玻璃吊桥比张家界玻璃桥长75米,连接了两公里的山脉,总长505.5米。从谷底到桥面的垂直高度达到143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行玻璃吊桥。作为山东景区的“黑马”,2017年端午节开幕后,该景区已经迎来了400万游客。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单纯的门票收入已经不能支持景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许多景点正在逐步实行“零票价”。因此,特色项目的引入和支持将为景区提供更多的网络营销和特色营销的卖点。”山东七星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伊萨戈达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目前山东的玻璃栈道价格并不太高。淄博谭锡山玻璃桥的门票是每人100元,日照酒仙山玻璃栈道的价格是20元,其他地区的价格基本在100元以下。容易被公众接受的价格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流资源。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长期规划避免了位置竞争

目前,玻璃栈道的数量正在增加。山溪风光和江湖风光的漂流项目也呈现同质化趋势。

作为济南吕游集团的负责人,詹小川基本上是带领他的吕游团队从周末到周末在山东及周边省份爬山。他向《经济导报》记者讲述了一个现象:在临沂市,有三条玻璃栈道分布在三个相距不到200公里的山区景点。虽然每次都有很多人去那里,但在一定范围内,主要核心旅游市场有明显的重叠。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此外,他还参观了山东至少8条玻璃栈道或电缆桥,漂流项目基本上非常普遍。很多时候,他觉得景点和景点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特色项目的运作和景区的运作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景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不明显,景观旅游系数不高,即使引进特色项目,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泰山天一湖景区总经理、资深旅游行业专家张小国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从商业景区的角度来看,提升传统景区、迎合市场、满足多层次人群体验需求、建设玻璃栈道等特色项目是可以理解的,从长远来看,这些项目将使景区受益。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张小国对目前国内亲子旅游的热点持乐观态度。在提到杭州都都城、济南周日等特色游乐项目后,他决定将儿童专业体验馆作为整个景区的一部分,尤其是花海和五大湖海滩。此外,价格合理,吸引了周围的家庭前来参观。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据张小国介绍,由于气候因素,北方景区可分为旺季和淡季,引入室内特色项目可以保证淡季到来时景区的收入。

“在引入该项目之前,我们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景区周边的泰安、莱芜、济宁、济南、菏泽等旅游市场对此项目有足够的支持。方圆200公里内有5000万至6000万人的客流基地。特别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色项目适合不同的年龄组和人群,因此全面科学的布局确实使风景名胜区受益。在过去的“十一”假期,虽然有五个雨天,景区仍然吸引了18万名游客。张小国认为,景区应根据自身特点,科学规划景区布局,而不是盲目跟风或模仿其他类似景区。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迫切需要引入安全标准

在景区建设和项目引进的难度、高度和风险的“竞争”中,安全和建设标准等问题往往是“空白”。

以玻璃栈道工程的安全问题为例,2015年,云台山玻璃栈道即将通车,出现了一些玻璃裂缝。2016年,在平谷石林峡的玻璃观景平台上,一些游客不听劝阻,在平台上跺脚,工作人员及时疏散了周围的游客。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就建筑标准而言,玻璃栈道等特殊旅游项目仍然是空白色,因为它们新颖、创新。”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没有行业标准,我国有250多条玻璃栈道,但没有一个省明确了行业标准和监管主体。此外,景区监管主体的职责不明确。玻璃栈道有三个要素: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和安全主体。问题出现后,三方共同承担责任,或者谁承担主要责任。这些都没有详细的法律规定和依据。”中国旅游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目前,一些景区特色项目由第三方运营,国家和地方安全监管标准不完善,给特色景区和大型景区的运营带来安全隐患。

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李建议景区和经营者应增强安全意识,在第一时间告知游客注意事项,并履行提醒义务。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完善防护措施,定期检查维护。此外,有必要建立安全和安保应急计划,并在发生事故时及时提供援助,以防止损害扩大。

标题:这个旅游项目最近特火,“尖叫”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