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4字,读完约6分钟
西直门(局部),本文中的图片均来自绘画学会
建筑师李涵
平面小说是绘画协会的另一种创作方法,它记录了艺术家和建筑师的日常活动。
那是2007年的西直门。这个位于北京西二环边缘的交通枢纽站,由于其巨大的客流和复杂的换乘路线,令人不寒而栗。这是李涵去工作的唯一地方。每天早上,位于地面以上四层的13号线车站大厅都要改成位于地面以下四层的2号线车站大厅。日复一日,他跟随人流,在楼梯上走来走去,在钢栅栏里蜿蜒前行,这通常需要20分钟。
李涵想把他在西直门的所有经历都画出来。
西直门地铁站的主要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线性空房间(换乘路径),总是挤满了人。在接受《中国商报》独家采访时,他表示,北京这个最繁忙的空房间漫长、拥挤、有序、无序,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与城市空.互动的典型例子
作为一名建筑师,李翰切断了空的上部,揭示了人们通常行走和停留的地方,并清楚地反映了走廊、楼梯和平台之间的关系。当我读这张照片时,和里面的行人一起,我再现了我经历的通勤场景,就像从上帝的角度看它一样。
西直门地图纯粹出于兴趣绘制,看起来像是专业的建筑草图,但它更详细、更有趣,很快就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开来。受此启发,李涵开始陆续画三里屯、798艺术区和南锣鼓巷,并最终出版展出。他把这些画命名为小北京。
这个标题的灵感来自法国著名插画家和漫画家让·雅克·卢塞姆的作品《小巴黎》。如果桑贝用插图来描述他的城市,那么李涵认为他是在用建筑绘画来表达他对家乡北京的看法。在桑贝的故事中,人都很小,画中主要是城市和建筑。但是你分不清谁是主角,谁是风景。人和城市密不可分。人们需要一个表演的舞台,这个城市充满了急需讲述的故事。他曾经写道。
三里屯的另一边
2008年,刚刚建成的台口里商务区,现在占据了三里屯的大片黄金区域。三里屯南42号楼位于南北区之间,聚集了大量的小商贩、各种酒吧、餐馆和纹身店。一栋普通的住宅楼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商店,街道变成了一条充满活力的肮脏街道。
我总是对这种民间自发的东西感兴趣。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少见,因为城市规划是自上而下的,但这些东西都是脱离规划而自己成长起来的。李涵说。
他不需要像专业测绘那样精确,他只需要知道城市是如何运作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建筑的,所以他只需要空之间的关系基本正确。如果你想当场拍照和素描,你需要进去看看你是否不想拍照。酒吧和餐馆非常简单。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可以观察空唱片公司的房间结构。有一家纹身店,建筑师打算开一家纹身店,但生意太好了,没人打电话四处看看。一般来说,这种砖混住宅不容易推倒墙壁来改造室内的空房间。因此,在标准的两居室的情况下,每家商店最终都可以被装饰成各种各样的,最有趣的是这个。他说。
三里屯,2009
三里屯组画(部分)
在记录了房子的结构和室内的空房间后,Haan Lee和他的同事使用建筑专业软件来建模,然后生成图片。具体细节如花卉和人物都是手绘的。
在《小北京》中,你可以看到比萨店的树,歪斜的垃圾桶,墙上画着的指示箭头,普通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蓝底招牌,甚至还有门口的吸烟者和沿着残疾人专用道走下楼梯的老人。场景感成为这些密集的大图片最吸引人的地方。这张唱片把我从绞尽脑汁的智力游戏中解放出来,并以谦卑的态度耐心而仔细地观看它。我不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设计师和先知,而是一个在街上行走的观察者和记录者。然后,我看到了一个远比绘画和电脑屏幕更令人兴奋、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世界。他说。
南锣鼓巷(当地)
只属于这一刻的背景
李涵,生于1978年,从小就和他的家人以及亲戚住在王府井附近的胡同院,这里已经被拆除了,他对胡同没有太多的感情。李涵更喜欢关注停在巷子口的破自行车,放在每个家庭门口的大花盆,甚至路边用装满渣滓的油漆桶围起来的私人停车位。
著名的梁光门庭院甚至没有看它(它通常说文化保护单位是禁止进入的)。取而代之的是居民建造的各种各样的非法杂货店、小厨房和鸽子笼,它们奇怪、多样、兼收并蓄、引人入胜。井盖、电线杆、垃圾桶和小广告在路上的观察者眼中都是珍宝。他曾经写过这个。
事实上,我喜欢的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建筑,它是日常的,实用的和临时的。这些东西不存在于发达社会,而只存在于中国。它们看起来破旧,但实际上很有创意。几年后,它可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失。例如,夜市和早市逐渐取消。几年后,每个人都成为中产阶级,去星巴克喝咖啡。他告诉记者,这是北京乃至中国目前的特点,他们用人民的智慧巧妙地解决了某些需要。
他想记录的是这座城市现在发生的事情,也是最常见的没有明星建筑师或地标的建筑社区。
在2015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栅栏》(一个小北京)的序言中,建筑师王辉写下了这种建筑轴测图的意义。虽然选址是北京最受欢迎的时尚地点,但这些地点的前身只是北京这个高城市最普通、最乏味的地方。798与任何代号为123456的工厂相同。南锣鼓巷只是数千个胡同中的一个。三里屯在李涵的作品中不是“太酷里”,而是社会主义公房时代的一条老街。这些地方就是所谓的街道,城市居民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对于作为陪衬背景的一般城市空来说,历史只给了一些非常吝啬的章节。李安作品的意义在于颠倒了这一次空分布图的兴趣点,颠倒了官方历史和非官方历史的地位。
2016年秋天,李涵和他创建的绘画协会还组织了一个研讨会,对三里屯的破旧住宅楼进行重绘。在过去的七年里,它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几乎每个商店都不一样。没有这个地方,三里屯只是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购物中心。他说。
人物简介:
李涵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作为一名建筑师,他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多年。现在他是绘画学会的主持人,从事建筑设计、城市研究和图画书出版。由建筑师李涵和设计师胡岩共同创建的北京绘画学会是一个集建筑、艺术、设计、城市研究和大众文化为一体的创作平台,致力于探索当代城市文化的新创作模式。
798(本地)
标题:人人都想快速离开的西直门地铁站 他却迷上了它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