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7字,读完约3分钟

文字/冷婉欣

"六先生"又开枪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上,被誉为“小钢炮”的冯小刚再次“开炮”。对于观众经常吐出的垃圾电影,冯小刚说,“有没有很多垃圾观众形成了这么多垃圾电影?”“如果你不举办这个游戏,它将无法在空厅生存,制片人也不会制作垃圾电影。”但目前的情况是,“垃圾电影的票房仍然很高!”

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几句话后,一场关于“垃圾来源”的大讨论在互联网上开始了。一些网民说冯道的话太有道理了,一点也没有错;一些网民说他们没有带垃圾电影,把电影变成垃圾是导演的责任,与观众无关。

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如果你仔细想一想,近年来,有很多关于不好的电影的讨论,意见往往不一致。

一方面,作为导演和编剧,他们是一部电影的主要领导者和制片人,他们对电影的拍摄以及电影的质量和内容直接负责。电影上映后,声誉也是对其作品成败最直接的反应。观众认为不好的电影“取决于导演”是可以理解的。

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电影的观众,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也是电影导演、编剧乃至整个电影制作团队需要充分考虑和权衡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注意口碑的同时,导演们也希望尽可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然而,毕竟,作为一个大行业,电影可以涉及太多的事情。资本、电影植入率、粉丝效应、商业回报等等。考虑到各年龄段观众的需求,演员的选择和戏剧桥梁的设置变得被动和不足。毕竟,资本方的投资是不能浪费的,无论声誉有多好,总会有没有出勤率的情况。董事们显然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此外,观众的口味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喜欢悬疑,有些喜欢浪漫,有些喜欢老戏骨,有些喜欢年轻的新一代演员。

因此,人们很难调整自己的观点,“鸡生蛋,蛋生鸡”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追根溯源,我们只能希望这样一个规则下的影视圈太令人失望,资本、导演、编剧和观众都在这个圈子里,或者太多太少的人与这个圈子有必要的交集,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电影和电视行业不再那么简单。由于资本方的全面干预和一些垄断因素,想成名的演员和想获得高回报的电影在影院里会有很高的排片率,好的电影没有排片是没有用的。观众对空的选择是无限压缩的。想想电影《百鸟飞向凤凰》的制片人,他不得不跪下来看这部电影,可以看到混乱的气氛。

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电影和电视行业不再是美学。事实上,近年来,影视圈里有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不怕被骂,但不怕生气。一些电视频道制作的电影和电视剧让人无法直视。令人震惊的场景、台词和桥梁不断被观众批评,话题不断被吐出,这也达到了一种宣传的力度。这种另类的成功促成了这种“发现和责骂”的趋势。口碑和收视率是颠倒的。观众别无选择,只能被迫从“审美”转向“审丑”,通过“吐痰”来发泄不满。

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因此,简单的“对抗”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任何一方都不能置身于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之外。资本方也要考虑中国影视的发展,同时考虑回报,杀鸡取卵是不可行的;导演和制作团队也必须坚持底线和操作来制作更复杂的影视剧;观众应该抵制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理性地崇拜。

标题:垃圾电影争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