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4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范洁实习生姚爱玲报道
近年来,深圳大力运用市场机制加强旧城改造,城市改造和发展日新月异。深圳罗湖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消除重大公共安全隐患的民生工程。深圳市罗湖区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罗湖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在深圳市教育局和市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罗湖区教育局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妥善解决了学校、学生和教职工分流安置问题,完成了工棚前改革区儿童阅读分流工作,确保了2017年小学新生入学安全有序推进。
据了解,深圳市罗湖区“二线花卉种植地”大棚改造工程是唯一的“广东省边坡地质灾害易发区”,木棉岭、补心、玉龙的消防安全隐患等级达到100%,已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和险情。随着深圳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棚户区改造逐渐成为深圳旧城改造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彻底消除城市公共安全隐患。
对于深圳罗湖区来说,“如何解决孩子上学问题”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为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研究了最佳方案。罗湖区教育局及时召开全区中小学招生工作专题会议,反复调研走访,耐心征求易地招生分流意见,通过总结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组织工棚改造区14所中小学召开搬迁学生安置专题会议,组织专班有序登记工棚改造区各学校学生,接收愿意分流的学生家长。从领导到教师,各级后续服务,准确到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彻底的调查、分类和编目,认真分流工读学生和小学一年级入学,以确保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安全分流和安置。
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告诉记者,师生分流工作可以顺利进行。首先,棚户区改造是市委、市政府彻底消除重大公共安全隐患的战略决策,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师生分流工作抓住了这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其次,在推进师生分离的过程中,罗湖区委、区政府反复强调以人为本,从师生切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千方百计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罗湖区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学籍管理办法,优化了学籍业务流程,制定了明确的操作模式和处理时间节点,学生的报名、毕业、转校与联系、信息证明、业务验证和问题学籍处理均可在线完成,为换棚区的师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次改革中,政府的高效率和个性化服务赢得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小张的母亲是一年级学生,她告诉记者,从拿到分诊单到选择学校,再到去新学校办理相关入学手续,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接收学校也为办理入学手续的家长打开了绿色通道。这种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安排让她情不自禁地称赞它。
罗湖区教育局教育科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罗湖区根据教育行政部门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科学制定了区内公立中小学的可用度,并制定了工棚改革区适龄儿童入学和转校的相关要求,解决了工棚改革区儿童入学需求。区内相关局领导积极牵头职能部门负责人协调市教育局统计的其他区空学位较多的公立学校,按照时间安排与周边福田区、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兄弟单位解决学生跨区学位分流、分流转学后申请公共学位等问题。 从而保证罗湖工棚改造区的所有孩子都有一所学校,而没有人有学校
标题:深圳罗湖棚改片区:确保学生平安入学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873.html